用大众常用的成语或俗语给品牌取名,同样能达到简单好记、知名度高、品牌打造省时省力的效果。
成语取名,比如“心相印”纸巾,能让广大消费者很容易想到成语“心心相印”;“茶颜悦色”则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“察言观色”;“津津有味”做餐饮或食品的品牌名还是不错的。
利用叠音词给品牌命名,比较简单好记,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,比如滴滴、盼盼、旺旺、钉钉、脉脉、陌陌、转转等。
除了单字叠音,也可以在叠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字,比如娃哈哈、香飘飘、拼多多、淘点点、货拉拉、人人车、人人贷、淘票票、企查查等。
植物类,比如苹果、小米、花椒(直播)、土豆(视频)、西瓜(视频)、瓜子(二手车)等。
动物类,比如熊猫(电器)、鳄鱼(皮具)、龙虎(清凉油)、骆驼(香烟)、小熊(电器)、大白兔(奶糖)、金丝猴(奶糖)、蚂蚁金服、凤凰传媒、公牛(插座)等。
为什么很多品牌喜欢用动植物来…
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某一种关系或某一类人的常用称呼,也可以用来注册商标,成为品牌名。比如“老干妈”辣椒酱,“老干妈”会给你一种亲切感,其平易近人的品牌调性对辣椒酱这一品类产品十分吻合;
比如“外婆家”餐厅,同样…
带有产地名的品牌,烟酒比较多,酒类比如贵州茅台、泸州老窖、青岛啤酒、哈尔滨啤酒等,香烟类比如上海、南京、玉溪、黄山等,这些品牌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原因,现在再去注册就很难了。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对“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”禁用,所以可以考虑非行政区划的山川河流、县级以下的“行政区划地名”、非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,比如喜马拉雅、百岁…
“百度”名字源自于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中的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;“宜家”名字来自《诗经》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 宜其室家……”;“杏花村”名字源自唐代诗人李牧的《清明》:“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
比如“阿里巴巴”,来自《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》的故事;“狗不理”,来自创始人“狗子”的故事;
这一类的品牌取名,可以采用姓+品类名,比如周黑鸭,“周”是老板的姓,“鸭”是产品的品类,说明以鸭为主,“黑”是产品的颜色特征;
可以采用情绪+品类名,比如喜茶,“喜”是一种欢乐情绪,“茶”是产品的品类名;